西安园林景观——园林中的借景
借景有远借、临借之分,把园外景物引入园内的空间渗透手法是远借;对景、框景,利用哐廊互相渗透和利用曲折、错落变化增添空间层次是临借。西安园林景观设计不论远借或临借,它和空间组合的技巧都是密不可分的,关键在于做到巧于因借。
如何选择借景对象和处理好木景建筑物与借景对象之间的关系呢?
首先,做到“借景有因”。 草本花卉就是说外在某种使人触景生情的景物对象,可以用来创造某种艺术意境。大自然中可资因借的对象不止是以上所举的形、声、色、香,还需我们进一步发掘,并尽量做到防止一些杂乱无章、索然乏味的实象引到景中来,所谓“嘉则收之,劣则摒之”。
其次,适当设置人工借景对象。为了艺术意境的需要,当选择不到合适的自然借景对象时采用此法。人工设置借景对象如小品、山石、花木等,这在古代庭院中十分普遍,近代园林中也广为应用。要处理好借景对象与本景建筑之间的关系,必须重视设计前的相地、人流路线的组织,以及确定适当的得景时机和眺望视角等。
设计前的相地,需要顾及借景的可能性和效果,除认真考虑朝向、对组景效果的影响之外,在空间收放上,还要注意结合人流路线的处理问题,或设门、窗、洞口,以框景;或设山石、花木,以补景。静中观景,视点位置固定,从借景对象所得的画面来看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。可以采用一些对景的处理手法。若是动中观景,由于视点不断移动,建筑物和借景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随之变化,画面也就出现多种构图上的变化。为能获得众多的优美画面,在借景时应该仔细推敲得景时机,视点位置及视角大小的关系。如颐和园乐寿堂庭院,在临湖廊墙上设置一组形状各异的漏窗,以流动框景的手法,远借昆明湖上龙王庙、十七孔桥、知春亭等许多秀丽的景色,借景的时机、视点位置和角度都很得体。在时机上,这段临湖廊是以乐寿堂为中心通往长廊的过渡空间,一进入长廊,广阔的昆明湖即跃入眼帘。同时,通过这些漏窗借景的过渡,也可收到园林空间景点的预示作用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